规定硕士生公开发表论文是否必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南大学许传静:

  让硕士生有更多时间用在研究能力培养上

  电子科技大学对部分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不再将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实质上是该校学术评价方式的一种转变,笔者认为,该校的举措有利于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要公开发表一篇或者更多的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是学术水平的一种体现,在精英教育阶段对保证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的来源多样化。要求学位申请者公开发表论文的规定的弊端越来越多。将公开发表论文作为强行的规定,违背培养初衷,不利于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的形成,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此外,强制规定公开发表论文,也是学术腐败和学术垃圾出现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将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才是抓住了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术空气的净化。

  安徽蚌埠程彩娟:

  要求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有其合理性

  学术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系统的、较专门的理论文章,是硕士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标志与象征。既然是硕士生,就说明在某一领域有所研究,有必要在毕业的时候将学习、研究的内容呈现出来,与同行交流,让大家分享,或进一步转化为产品,为需要的人们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研究的意义、价值与作用。否则,花了几年的工夫去学习、研究的东西,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岂不可惜?

  同时,如果有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与要求,也能够促使研究生在学习、研究期间真正地潜心钻研,倾情投入,自我加压,下定决心弄出一点名堂来,而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庸庸碌碌地过日子,否则,又如何能够增加知识、提升能力?也不会有素材写论文,到毕业的时候,只好滥竽充数,或是稀里糊涂地蒙混过关。这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考生报考研究生多学知识、本领的初衷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

  白城师范学院段智力:

  将发表论文作为答辩条件存在诸多弊端

  一些高校要求硕士生有一篇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才能参加答辩,这样做,固然有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也存在诸多弊端。为发表文章,一些学生托关系、找门路,扰乱学术出版市场。再者,由于发表了文章就相当于拿到了毕业的通行证,所以降低了学校对研究生质量管理的约束力,相当于把衡量研究生能否毕业的权力交给了出版界,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代写论文、代为发表的中介机构,其背后既有强大的利益链,又有产生学术腐败的土壤。这种风气一旦形成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的积极性,影响到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对硕士生的培养质量既不能放松要求,也不能一把尺子一刀切,可以设立研究生学术文章内部专门出版物,将学生在上面发表的学术文章作为衡量其能否毕业的参考因素。同时,充分发挥答辩委员会的作用,严把质量关,建立学术监督机制,使硕士生真正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受到应有的学术研究训练。

  江苏常州雷学平:

  关键是依据培养目标合理设定硕士生评价标准

  关于是否应当要求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命题:用什么标准评价硕士生,他(她)是否达到取得学位的水平?

  作为高校,评价硕士生的标准应该很多,发表学术论文不应是唯一选择,而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只要评价标准制定得合理、合适、严格、严肃,经得起历史考验,就是好标准。同时,硕士生是否必须发表论文,可以根据所学专业而定:有的专业,如从事理论探索、实验研究、科学实践的,应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发表论文;而诸如以技术掌握为特点的专业,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不必发表论文,取而代之的是作品设计和应用案例设计。

  

  

上一篇:读者来论     下一篇:安徽医科大学校训碑